2017vr头显测评,2017年三大VR头显到底能卖多少

fhuyi0XCV 数码 3 0

一、2018年互联网八大猜想有哪些

2018互联网八大猜想

时光的脚步迈进2018,人民日报《新媒体》版第八次为读者呈上“互联网八大猜想”。过去7年,在海洋般宽广的互联网世界中,我们遨游其间,捕捉动向、分析变化、研判趋势……透过媒体视角,为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以期激发更多活力、释放更多潜力,促进行业规范、推动良性发展。

5G时代加速来临,人工智能嵌入日常生活,政务新媒迈向“社群化”,知识付费迎产业爆发期,自媒体行业洗牌在即,“直播+”开启行业下半场,网联登场规范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慈善进入监管元年。2017年,这些曾经的猜想,在发展中被一一印证,在网络中、生活里次第绽放。“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网络的一片晴空,需要所有身处其中者共同去擦亮。

改变与创新、开拓与深耕、发展与规范,是互联网不变的主题。走进2018,我们写下新问号:新闻还有怎样的新玩法,“冰火两重天”的共享行业何去何从;我们涌起新期待: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哪些惊喜,百姓如何享受大数据红利,个人隐私怎样得到根本保护;我们期待新回应:网上政务服务何处发力,自媒体怎样回归内容为本,互联网又将为生活增添什么样的便利。

憧憬与尝试,挑战与创新,改变无处不在随时发生,唯一不变的是——答案总是比猜想更为精彩。

——编者

猜想1

大数据红利普惠生活

过去一年,大数据成为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及时发现堵情,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交通管理更加高效;家庭收入状况统一入库,一键查找核对便可识别骗保情况,扶贫救助更加准确;为路灯、井盖加装物联设备,全面掌握城市公共设施状态,发现异常立即排查,市政管理更加精细。

随着各地成立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和创新应用中心陆续投入应用,来自电信、交通、商业等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将获得更完备的管理保障和更活跃的创新刺激。

2018年,大数据将进一步从城市管理的“高级参谋”化身惠及日常生活的“贴心管家”。集纳个人医疗信息汇编电子健康档案,随用随取便于异地会诊;把公共服务网点位置搬上数据“活地图”,按图索骥即可便捷到达;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并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将更加精准;用户浏览习惯的数据化,则将继续提升社交网络、新闻推送、广告营销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未来,如何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和使用数据、如何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成为大数据应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随着未来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一展身手”,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聪明度,便民应用进一步提高贴近性,将令普通人享受到更多数据红利。本报记者钱一彬左怡兵

猜想2

新玩法搅热媒体融合

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出品的《穿越时光,这是我保家卫国的样子》刷爆朋友圈,上线10天浏览量即突破10亿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前夕,新华社推出微视频《大道之行》,整合图片、视频、3D动漫等元素带来视听盛宴;十九大期间,光明日报创意H5产品《党代表通道群英谱》,利用手机交互技术,让全民参与感变得更强。

2017年,各大主流媒体加快在互联网领域开疆拓土,运用“十八般兵器”,创作出一大批传播广、口碑佳、效果好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拓展了传播阵地,提升了舆论引导能力。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成绩单亮眼,惊喜不断。

2018年,新闻还会有怎样的新玩法,让人期待多多。无人机航拍、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将继续更新新闻产品的表现形态;大数据手段的合理应用会产生精准的用户画像,新闻信息的生产、分发将更加智能;融媒体产品的交互性越来越强,新闻将不再只是单纯提供资讯,更会在特定的场景下被逐渐赋予新的功能。

新闻新花样层出,媒体新玩法频现,但用户对优质新闻内容的需求从来没有改变。未来,只有那些有事实、有温度、有价值、有品质的优质新闻产品,才能贴近公众、走进人心,占据传播的制高点。本报记者董丝雨赵丹彤

猜想3

智能产品串起智联网

过去一年,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谋篇布局,投资融资、强强联手、发布新品,动作不断。

2017年,接连出台的政策为人工智能开启“黄金窗口期”。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11月,科技部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12月,工信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涉及17个产品或领域的4项重要发展目标。

2018年,随着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深入,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黑科技”产品将崭露头角,并以更自然、更实用的方式融入生活。不仅如此,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场景下的智能产品将串联成“智联网”,产生“1+1>2”的效果。比如,智能音箱除了可以播放新闻和音乐,还能成为智能家居“指挥部”,用户只用对智能音箱发号施令,不用伸手、不出房间,就能遥控位于家中各处的窗帘、电灯、空调或热水器。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物联网到智联网,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的道路上,不可忽视安全问题。人工智能产品应像一位披着隐身衣的可靠助手,带来无处不在的便利,却决不能在隐身衣的庇护下肆意妄为,危害个人信息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和整个网络的安全。本报记者许晴宋宇

猜想4

网上政务精打服务牌

从“最多跑一次”到“不见面审批”,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网上政务建设明显提速。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打通信息壁垒、精耕服务品质将成为新一年网上政务建设的关键词。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其中16个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全覆盖。不仅令群众办事少跑腿,还“尝鲜”刷脸认证、语音识别等炫酷技术应用,大大优化办事体验。

然而,平台缺乏统一、事项有待同步、管理缺乏规范、安全亟待保障等问题,仍然导致一些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网站屡遭用户吐槽。要想服务不打折,破题关键在于打通信息壁垒、消除数据孤岛。国办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排出时间表,要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于2018年6月底前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

数据多跑路、办事少跑腿,更通畅的信息共享意味着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未来,同地通办、异地可办,群众办事将不必纠结空间距离;部门协作、一号受理,跨部门申请将告别“水土不服”的尴尬。更全面的办事类别、更明确的办事流程、更智能的咨询答疑,期待2018年网上政务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收获公众更多的好口碑。本报记者钱一彬左怡兵

猜想5

共享行业专注硬需求

2017年,依托有关政策支持进入全面爆发期的共享经济,遭遇“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创业项目多点开花,成绩不少。共享单车、共享旅馆、共享办公室等项目,不只在国内发展顺利,还在海外“攻城略地”。另一方面,行业洗牌期提前到来。共享充电宝热潮兴起半年就有多家公司退出,数月间酷骑单车等6家单车企业“阵亡”,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篮球等概念型项目更是迅速匿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已有26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倒闭或终止服务。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预测,到2020年,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的共享模式,将得到更多稳健发展的机会。

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预计将趋于理性,去年涌现的一些较好的发展模式,或将进入收获期。

住房领域,共享住宅在深圳兴起,通过提供在线短租服务,盘活大量闲置房产资源;制造业领域,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推出“行业共享工业云”,提供企业云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医疗领域,北京地区30家试点医院启动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工作……共享市场方兴未艾,将迎来更多机遇。本报记者吴姗王洲

猜想6

“掌”上新生活更加便捷

一键下单生鲜上门,足不出户享全球好货,手机支付让钱包闲置在家,共享单车化解“最后一公里”……过去一年,衣食用行尽在“掌”中,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四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14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2.17亿,一些共享单车品牌已涉足海外市场……移动在线生活已深刻改变了商业生态和全民消费习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8年,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将加速从创新构想向商业应用迈进,人们将拥抱更便捷的新生活。

导航时,行车路线选择将更智能更畅通;网购中,个性化推荐将更准确地“猜”出你的需求;想去旅游,将会得到一份量身定做的攻略;在线学习,可以享受私人定制的学习计划;智能家居、在线医疗等,也将加速发展,解决更多生活痛点。

尽享“万物互联”红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背后隐藏的风险,一些新技术应用在呈现多彩互联生活的同时,也将在新的一年继续完善,为民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在线新生活。本报记者董丝雨赵丹彤

猜想7

自媒体回归内容为本

抄袭党、标题党、低俗党,这些自媒体账号人人喊打,却一度赚得盆满钵满。2017年,他们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

2017年5月起,网信办发布一系列管理规定,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旨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网民利益与网络安全。

2017年11月,自称“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的主播吴某在直播时坠亡,引发公众对平台规则缺位、野蛮生长的反思与讨论;12月底,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多个频道暂停更新,清理整改客户端内存在的违法违规信息。

新一年中,自媒体将加速“去粗取精”的进程,回归“内容为本”。无论形式是图文、短视频、直播还是问答,无论内容是社会、娱乐、游戏还是科技,无论免费还是付费,制作精良的优质、垂直内容将得到平台扶植和粉丝追捧。原创乏力、粗制滥造的账号将成为淘汰对象,一味博人眼球的低俗、猎奇、惊悚内容将遭到“淘汰”。

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开始使用算法推荐技术分发内容,一方面能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却可能造成闭塞的“信息茧房”。让内容大餐既符合胃口又均衡营养,新一年中,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值得思考。本报记者许晴邝西曦

猜想8

个人信息升级保护伞

部分公民数据被恶意采集、加工及非法使用;部分政府和高校网站过度公开公民个人信息;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科技产品,成为偷窥公民隐私的“帮凶”……2017年,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依然严峻。

去年,国家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持续推进: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专章、较大篇幅地设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法律制度;7—9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委首次联合测评并发布10款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隐私条款评审结果;10月,由中央网信办印发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压实信息发布和运营安全管理责任。

有专家指出,2017年称得上中国网络空间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发展史上的突破年,2018年或将进入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深化年。

电子商务法草案稿结束二审,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已纳入其中;《网络安全法》配套制度正在制定,对敏感个人信息及其收集与使用行为的规范将更加明确具体;多位人大代表建议2018年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并对部门职责进一步予以明确……

技术革新不断演变出新挑战。新的一年,个人信息保护仍任重道远,期待有关法律规定加速落地,让个人信息“保护网”不断升级、更加有力。

越来越发达是真的。

二、2017年三大VR头显到底能卖多少

VR产业方兴未艾,在2016年的"元年"中风靡全世界。全球各大知名厂商纷纷抓住先机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这也是让大家进入虚拟现实空间的必备装备。在声势浩大的VR之年里,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到底卖出了多少套也成为年底最为关心的问题。

2016年PC VR头显示总出货量惊人

据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的一项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VR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总出货量将在200万左右,其中包括索尼PlayStation VR以及HTC Vive和Oculus Rift等。

VR虚拟现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谈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并没有包括谷歌的Daydream View和三星Gear VR,因为这类产品主要依靠移动设备进行连接并作为显示屏,当然也没有包括联想Phab 2 Pro这样的混合现实设备,要看就直接看全球领先的三大头显的战况如何。

三大头显今年销量各有不同

PS VR——74,5434;HTC Vive——45,0083;Oculus Rift——35,5088

PSVR

这是12月初期,分析公司SuperData Research给出的最新估算。可以看到索尼PS VR的销售量是遥遥领先于HTC Vive与Oculus Rift的,甚至接近后者总和。索尼凭借自身庞大的用户基础、优质的游戏资源以及PS VR399美元得天独厚的价格优势在"VR元年"中一鸣惊人击败了Oculus Rift(599美元)及HTC Vive(799美元)夺得年度销售冠军。

Oculus Rift

Oculus Rift价格为599美元,在3月底正式发货。除了设备本身以外,制品Rift本体还追加了一些周边,例如PC用Xbox One无线手柄,检测传感器、"Oculus Remote",购买者还将获赠《Lucky's Tale》和《EVE: Valkyrie》这两款游戏。

HTC Vive

HTC Vive消费者版于4月1日上市,售价为599美元4月初开始发货,首发地有24个地区,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包括头显Vive、两个控制手柄SteamVR、两个空间追踪Lighthouse,以及两款游戏《工作模拟(Job Simulator: The 2050 Archives)》和《奇妙装置(Fantastic Contraption)》。

PS VR则于2016年10月13日正式发售,售价为399美元,只包含PSVR本体和部分线材,PS MOVE以及PS摄像头需要另购。

初期销量大爆发或将难以持久

在HTC Vive发布的初期,等待已久的消费者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整个全球市场上HTC Vive系列产品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在中国,一台HTC Vive甚至被炒到了一万多一台,火爆情况令人乍舌。

然而初期的火爆并不代表市场的真正热情,当能够稳定供货以后,消费者的热情所剩无几,这导致HTC Vive的后续销售相当乏力,甚至在最近降价100美元进行促销。现在回过头来看HTC Vive上市初期的火爆,不过是不多的消费意愿集中在一点爆发,所造成的假象罢了。

HTC Vive需求量大涨,供不应求

索尼在对待PS VR的销量问题上,到目前为止依旧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尽管许多地区的PS VR都进入了脱销状态,但是索尼官方仍旧保持不变。作为PS VR的最佳主机搭档PS4 Pro的销量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虽然,PS VR的销量不及之前预测的200多万台,但是,循序渐进未尝不是一种销售方式。

VR内容的"数"与"量"是关键

对于优秀的VR头显来说,最怕的不是硬件上的问题,而是怕VR内容很不上节奏。用4K屏幕播放标清的视频怎么看也看不到高清的水平。

Steam VR

前段时间得知Steam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 1000款VR游戏的消息,乍一看确实觉得数量挺多的,不过从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考核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客观来说,无论这些游戏支持何种型号的 VR头显,在数量上确实突飞猛进了一次。比较在 7月份的时候,Steam还仅仅只有400款VR游戏,这意味着Steam在仅仅 5个月就增加了大约 600个新的游戏作品。

绿洲5款VR游戏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VR游戏激增150%,让许多VR设备有了用武之地,仅仅从比例来看,150%的增加确实很耀眼,事实上,真正从数量上来看,VR游戏相对于其他游戏依旧少得可怜,所以才会在增幅上表现的突出。

几个月的时间里全球内容制作团队往Steam上推出了600多款VR游戏,这是一场短期内的爆炸式增长,难以保证每个游戏的质量。这也意味着,在众多VR游戏中真正能够吸引玩家深入游玩的游戏并不会太多,精品制作还需要大浪淘沙的筛选。

The Playroom VR

作为下半年上线的PS VR,索尼多次透露出自己对目前的VR体验缺乏信心的观点,而目前还没有跟上的VR游戏数量,也是其担忧之一。

虽然索尼之前曾经承诺过将会有200多款VR游戏登上PS VR(首发50多款),但实际上在目前玩家能够玩到的PS VR游戏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DEMO级作品,已经有部分玩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出现了玩家刚买不久的PS VR已经由于缺乏游戏可玩而被闲置的现象。

就目前看来,缺乏精品VR内容的现状或许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鼓励开发商们先制作DEMO级的PS VR游戏进行试水,不要急于开发大制作VR游戏。这样的谨慎态度,与Oculus大手笔购买独占大作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价格因素是一大"拦路虎"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VR设备的价格最为敏感,而价格恰恰是VR设备无法言说的痛。

拿Oculus Rift来说,其预售价格就达到了599美元,用户为了更好地操作还需购买Touch控制器。这些设备全部拥有后,玩家还需要买一台高端游戏PC。据估算,想要随心所欲玩转Oculus Rift,基本上需要花费人民币1万元左右。相对便宜的PS VR起价399美元,虽然适用于所有的PlayStation 4,不用买独立的高端游戏PC。但是玩家还需要考虑买一台PlayStation 4,不然还是带不起来。

除去硬件外,VR头显支持的内容的价格也是需要考虑的一环。就目前来说,拥有完整流程的VR游戏并不多见,而且价格不菲,有的最高的达到了数百元人民币,与一部3A大作的价格相差无几,但体验却差强人意。如何精挑细选一部优秀的VR游戏也是玩家需要考虑的。

VR头显

当然,VR市场上也有低价产品,三星的Gear VR就是其中之一,其售价只有99美元。而谷歌的Cradboard系统更便宜,只要15美元就能拥有,但两者在沉浸式体验上将很难与三大头显媲美,整体体验上将大打折扣。

市场研究机构Touchstone Research称60%的互联网用户对VR设备价格的接受上限为400美元,认为此类设备价格应维持在200-400美元的用户占压倒性多数。可见价格因素确实是VR头显销售的一大拦路虎。

总结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机构IHS就预测2016年PS VR将卖出150万台、Oculus Rift将卖出56万台、而HTC Vive将卖出44万台。其中索尼的PlayStation VR销量超过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总量,三大头显累计将卖出250万台。我们能够看到,虽然总数差距不是太大,但与年末的调查还是有许多出入。

不过,权威调研机构Canalys除了公布最新数据外,也预计认为2017年VR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出货量将增长到500多万,2018年VR虚拟现实市场将有望达到1000万的规模,到2019年提升至1500万。到底明年销售如何,还要看VR市场反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