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拍照摄影师 新手如何给**拍照

fhuyi0XCV 精选 3 0

一、手机拍照技术入门教程

手机摄影越来越受欢迎,学摄影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天告诉大家一些忠告和大实话,避免在摄影学习上少走弯路,供参考学习。

忠告1:手机的成像质量越来越高,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记录生活、旅行、日常照片,手机就完全够用了。

忠告2:虽然手机的性能会越来越好,但是在未来不会取代专业的高端单反相机,倒是普通入门级的相机被手机冲击得很厉害。

忠告3:用什么手机拍摄不重要,现在的手机拍摄功能已经无限接近,关键在于用手机的人。

忠告4:少看那些摄影鸡汤文,诸如学会这几个技巧就能拍大片,用了这个构图法就能拍好人像/风光,标题党的摄影教程,其实没什么用,你看了那么多还不是拍不出大片,更不要去转这种文章。

忠告5:好的照片并非是随手就能拍出来的,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光线、场景,甚至决定性瞬间。

忠告6: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风光大片,大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集合,我们拍不出来不是水平问题,更多的是没有占到天时地利人和。

忠告7:手机充满电再出门,永远做好随时拍摄的准备。

忠告8:玩手机摄影最有必要买的配件我只推荐三脚架,外接镜头已经没有必要配置了,现在很多手机都配置了超广角和长焦镜头,有的手机也有微距模式,如果喜欢拍微距,倒是可以买微距镜头,因为目前很多手机的自带微距模式成像质量和虚化都不够好。

忠告9:现在的手机都自带了多个摄像头,要了解你的手机各个摄像头分别都是什么功能。

忠告10:需要掌握超广角、长焦镜头的拍摄操作和使用场景。

忠告11:如果你长期拍不出好照片,出门旅行换个地方试试,也许在陌生的场景中会更能刺激拍摄的灵感。

忠告12:拍摄之前一定要有你的想法,让照片里有主题和内容。

忠告13:拍风光,抓好日出日落这两个时间段拍摄,一定会有收获。

忠告14:永远要保持对摄影的好奇心才能不断进步。

忠告15:如果觉得手机满足不了你的拍摄需求了,果断升级相机,也许你可以成为职业摄影师。

忠告16:职业摄影师并不是很轻松,想靠摄影吃饭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忠告17:做摄影爱好者反而是最轻松惬意的,想拍什么拍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

忠告18:现在的手机普遍都是3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焦距27mm左右)、超广角摄像头(13-17mm)、长焦摄像头(2X、3X、5X)。

忠告19:买手机要买最最新款的,摄影功能才最强,至少要买3摄像头的手机。

忠告20:现在的手机摄影性能已经很接近了,照片的成像质量方面差异不大,主要还是看照片的色彩还原、屏幕的色显等方面,色彩准一些的手机对摄影来说更加重要。

忠告21: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买个三五千的相机来学摄影,建议还是别浪费这个钱,踏踏实实玩好手机就行。买入门级的相机不如先忍忍,多攒点钱,买全画幅相机,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忠告22:热门景点未必能出片,更多的是人潮汹涌。尽量选冷门地点、找人少的角度、位置,也可以考虑淡季旅行。

忠告23:学习摄影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很多时候在百度微信里搜索问题就能找到答案。

忠告24:学摄影最好跟个好师傅,上手更快更省时,毕竟摄影这个技能,早点学会就早点能拍出好照片。

忠告25:不要做键盘摄影师,多用摄影作品说话。

忠告26: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总是依赖问别人,自己摸索得到的进步要深刻得多。

忠告27:学摄影不分年龄,我的学员中有不少人年过六旬,现在就是学摄影的最好时候,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忠告28:拍摄时先对焦后拍摄,用好对焦点测光,尽量保证画面曝光准确,一般都需要对准画面中亮部区域对焦。

忠告29:要练习稳定持机拍摄,特殊拍摄场合(夜景、长曝光、微距等)可以用手机拍摄三脚架。

忠告30:要练习和培养快速抓拍的能力,提高自己拍摄的速度和判断力,因为很多绝佳的拍摄瞬间会一闪而过。

二、摄影已死!

摄影已死!

好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个论调了。

的确,在现在这个时代再也找不到摄影当年的荣光。拜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所赐,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只要有一个可以拍照的设备就可以自称为摄影师,互联网上蔓延的图片垃圾使得摄影本身质量的整体性在下降。

照片拍的简单明了别人会说这种片子算什么我也能拍出来,拍的艰涩难懂别人会说都看不懂也能配叫艺术?然后净手焚香,摆上键盘讨伐之。

多数人都不明白,他们其实并不是思想深刻并不是聪明绝顶并不是批评家并不是艺术家,他们只是能上网罢了。

20世纪是所有摄影类型的黄金年代,在摄影设备还未普及化便捷化的时候,所有的摄影类型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从 Josef Koudelka到 Garry Winogrand,这些先驱用他们的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作品告诉我们真正的摄影的关键并不在于设备,它可以是微妙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它可以是安静的诉说。而 Oskar Barnack的伟大发明将摄影设备小型化,使得摄影师们不再需要扛着笨重的器材去拍摄,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着它们的 35mm徕卡相机穿行于街头巷尾,去捕捉精彩的画面,去记录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去抓住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

他们将这些瞬间记录在胶片上,虽然大部分被记录的人都并不习惯于被拍摄,但是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将其视为一种威胁或者对隐私的侵犯,而是欣欣然的接受了这种影像的固定。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图像以一种缓慢的速度传播,在杂志上,在展览中,在摄影书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出现在传播途径上的图片都是被摄影师挑选过的照片,是经过几轮筛选的结果,因此它们本身的素质是不会太差的。

而到了今天,一切都不同了,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给了每个人独立发表的空间和平台,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相机无处不在。可是这一切对于摄影来说却好像带来一个可怕的后果造就了大量的相似且无意义的影像。

好像总感觉近几年虽然看过的照片越来越多,但是能叫得上名字的摄影大师却越来越少,说来说去还都是过去那些人。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可以让世界都记住名字的摄影师。

但是这样是否就能说明摄影已死了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所带来的那种仪式性的荣光早已不复存在,而是被一种生活方式所取代,人们不会再为了拍摄一张全家福合影去照相馆,而是随手掏出手机就能记录下眼前的时光。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不值得再被记录,而是将会呈现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被定格。

到了 1950年代,75%的美国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照相机,1970年代,美国人每年会消耗掉 90亿张胶片,而这里面绝大部分只是简单的家庭快照。

在 60年代和 70时代,摄影的趋势是搜寻世界的变化发展,然后记录下这种变革。而在现在这样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日常早就被无穷无尽的碎片信息所挤压。而在这种看似宁静的时代,变革变得不再那么显著,情感的突出成了摄影师下一个追逐的目标。社会发展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我们经常会忽略了什么是新的或者是令人兴奋的,而那些失去的更加能够夺人眼球。

70年代开始,摄影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的理念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一幅又一幅超现实画面的摄影作品。而这种超现实的风潮,在数码化刚刚普及之后又大行其道。

到了 90年代,摄影朝向数码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开始使用电脑技术来构成影像,并且将软件再造(不是后期调整,是完全再造)的影像说成是摄影,这让人们觉得摄影行为本身越来越不重要。PS仿佛成了一个魔咒,后期也在此时被附以了另一种意义广受诟病。

这些虚构的影像开始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舆论导向和评论家们的引导下,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当做「艺术品」拍卖和吹嘘。

正是这些浮夸成风,让一些坚守传统摄影的人沮丧,抛出了「摄影已死」的论调。

而纸媒的崩塌也导致了影像印刷的衰退,更是给了人们另一种「摄影已死」的假象。

当然,摄影只是记录现实的一种媒介,虽然它看起来无比重要,但却是最简单且廉价的,你只需要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运气。摄影并不需要有良好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大多数摄影师也并未接受过正统的摄影教育而是凭借着兴趣自学成才。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公平的发声,用手中的器材,记录自己的思想。

优秀的摄影仍然存在,并且数量较之过去只会多不会少。只是在现代社会每天通过私人的公共的途径发表的图片的庞大的基数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优秀的摄影师依然存在,哪怕你从未听说过他们,但是他们一定都在自己的领域不停的努力创造,他们遵循着自己的摄影理念而并不是关注社交网络上的关注者数量,以自己的方式在诠释着自己的影像。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有更深的共鸣。

每个时代都有好的摄影作品和坏的摄影作品,只是在过去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坏的作品你不一定能看到,而现在,你只是看到的太多了。

根据 CIPA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 2016年,全世界的数码相机的出货量,包括单反无反以及紧凑型便携式相机,一共才刚过 2,000万台。而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则卖出了超过十五亿台。

划开你的手机,打开你的相册,看看有多少可以被称之为摄影的照片?可能大部分人手机里最多的还是表情和截屏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

过度的图片信息碎片使得摄影本身丧失了一种与生俱来的仪式感。

每一种摄影形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有些人看来,摄影早已不复存在,而对有些人来说,摄影之路才刚刚开始。

三、新手如何给领导拍照

你好

你想知道应该如何给领导拍照吗?

怎样才能拍出高大上的感觉

团团想说

作为一个有艺术细胞的职场人

我最喜欢给领导拍照了↓

不过给领导拍照,是个“高风险”的工作

许多小年轻拿捏不稳,一手抖就把领导拍糊

或者抓拍到翻白眼/抠鼻屎等珍贵镜头…

想炫技的还玩悬浮↓

某地官员探望百岁老人出现悬浮照

领导:

下个月工资没了,科科(呵呵)

想走上提拔之路,也不是没机会

今天给大家来一份【拍领导秘方】

学成之后,你会发现给女朋友拍照都不算啥…

拍摄三原则

现在万事俱备了,是时候祭出领导拍摄大法之——拍摄三原则!

原则一:中心、中心、中心

领导,作为宇宙万物的中心,应该占据每一个构图的焦点位置。例如:画面的中心,画面的黄金分割处等,请大家认真贯彻马格南摄影师的构图思维。

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的修图过程中,尽管咱们的领导再耀眼,也要抑制住你内心澎湃的敬仰之情,不得作有违自然规律的过度修饰▼

原则二:仰拍、仰拍、仰拍

最适宜的仰拍高度为:领导眼睛偏下方左右

从这角度看到的世界大概是这样的

这种叫「双 chang」拍法,什么叫双 chang,就是显腿 chang&有气 chang

那是不是角度越低,腿就越长,气场就越足呢?没错,江湖上有一种叫「遁地鼻孔拍摄法」这是一种较为刁钻的角度,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

把领导拍出了对人嗤之以鼻的优越感…

原则三:连拍、连拍、连拍

有些领导很淘气,专门在你按下快门的时候闭眼睛,或者发动瞬间移动技能,让你只能捕捉到他的残影

这时候只能靠相机的连拍功能,虽然这样做将会大大增加后期选图的工作量,但对于业余摄影师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实战阶段

「领导拍摄三原则」烂熟于心后,我们就要进入实战阶段了,在跟拍领导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拍摄以下几类照片:

一、会议照

会议照的套路基本是:

1.领导特写若干,其中包括

2.会场环境若干,其中包括

要想拍好领导特写,在拍摄前就得做好功课,研究过去的照片或者请教有经验的前辈,什么样的角度最能体现领导的气宇轩昂力拔山河的形象。

如果你比较白目,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又或者是领导长得实在刁钻难拍,保守做法是,选择国际自拍协会认证,位居人类自恋视角 NO.1的三七分侧脸角度拍摄。

二、企业视察

领导作企业视察的时候,我们的镜头需要呈现的是,领导对企业的重视,以及企业主对领导的关怀备至所洋溢出的感激之情。

这类活动,一般选择介绍企业产品时的场景作为拍摄首选。在主体思想太阳般的照耀下,企业茁壮成长,不仅业绩好了,产品创新能力强了,质量更硬了,领导自然高兴。

这里我们画面表达的应该是:领导对企业很满意,而不是:领导对产品很满意。相对于爱不惜手地抚摸产品,我们更建议拍摄领导微笑着参观的画面。

约翰逊庞麦郎第一次找到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滑板鞋时的心情也莫过于此吧

同样是视察,父亲大人和祖父大人就显得专业多了。

但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切都是摄影师的错,少主需要的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三、基层访问

领导到基层访问,群众们簇拥而上,内心的滔滔敬仰一时竟无语凝噎,千言万语只能化作滔滔的泪水与领导执手相看泪眼。

领导:嘘,憋说话,都在这两行泪里。

如此符合主旋律的感人场面怎么能放过!这画面绝逼对得起今天的微信运动两万步好吗?

但少年别高兴得太早,你以为这么完美有爱的场景就一定万无一失了吗?!

请看下图

群众们情绪到位,领导笑容满面,其乐融融。但是画面看起来却像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富二代在炫妞的感觉。

这张照片的问题就出现在:整个画面,只有领导看镜头了。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等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再行拍摄。

基层访问,我们拍摄的主题应是领导对群众的关心慰问,呈现的最好是领导与群众进行眼神及语言交流的场景。同样是众女一男的画面,下面这张就正气多了

造访校园,关心教育基层建设也是领导访问频次较高的一类项目。在此类项目中,我们要体现出领导对祖国花朵如慈父般的关爱,如祖父大人这张亲民暖心的照片,曾经感动和鼓舞了无数的教育界人士。▼

而这位摄影师给我们呈现的却是神枪手、优秀的卡车驾驶员鬼父般的关爱。▼

至于军区访问,作为整支军队的信仰,金委员长那份能融化铁骨将士们的温柔是摄影师必须抓拍的重点。

在这份太阳般的温柔之下,金委员长的臂膀是那么的宽厚可靠而让人情不自禁想要扶挽。一副满意的画面离不开将士们的感情配合,你若微笑便是晴天。

若不微笑...

就像牢监

四、外景考察

出外景,除了拍摄领导运筹帷幄,挥斥方遒的英姿外,我们还得表达出领导不畏严寒酷暑,日晒雨淋,不怕苦,不怕累的考察精神。

如下雨天,如果是领导亲自撑伞的照片,那就一定得来一张

但,万一只有领导一个人在撑伞怎么办

好尴尬啊

这时候,作为键盘摄影师的我们就要扛起大旗

怎么样?

对,把伞 P掉

细节决定成败,领导没伞了,淋雨了,发型不可能那么整齐的,所以我们要把领导的头发也小心翼翼地弄乱▼

模特选择

以上说的都是技术问题,只要经过勤加练习就可以了。但是拍人像的最终秘诀是什么?模特,模特,模特!领导本身的帅,才是决定一张照片最重要的因素。

望采纳祝你好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