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能换算,CPU换算的问题

fhuyi0XCV 精选 3 0

一、cpu单位(cpu运算速度单位)

如果单位装电脑的话,选什么CPU比较合适?

我给很多单位配置过电脑,很多单位用品牌机,一般不建议使用,在同样配置的情况下,组装机要比品牌机便宜很多的。那么在17年乃至现在主流单位配置是下边这样的CPUG3930主板微星H110PRO-VHL显卡集成硬盘影驰120G固态内存金士顿4GDDR4-2400电源额定300W机箱素面黑色如果单纯作为办公,电脑内不存有怕丢失的数据,使用固态硬盘,如果有重要软件及担心数据丢失,那么就使用机械1TB的硬盘。固态硬盘如果损坏,数据很难找回,机械硬盘损坏数据是可以找回的。办公电脑尽量选用intel的配置,接口尽量全面一点的,有的地方税控系统要求就是使用intel的配置。这个配置的主机大概在1500元左右,如果预算高那么可以考虑使用i3,或者i5的CPU。

CPU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衡量CPU的速度?

CPU的速度与频率关系不是很大,这都是Intel广告惹得祸,它总标榜频率,让大家认为频率就是一切

对于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CPU,频率越高,速度越快

但是不满足上述条件,则结论不成立

如,AMD是用RP值作为速度指标的

双核和单核,同样频率哪个快?

衡量CPU速度还是要看应用,有特殊指令集的,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就会快很多,就像PS2游戏机的CPU比电脑在游戏领域要强悍

抛开科学计算的RISC体系的机器

一般来说,可以用吞吐量来衡量速度,就是单位时间执行的指令数

就是通常所说的MIPS

由于CPU有很多技术,向流水线,指令集等,可以大幅度提升计算能力,所以单一指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而且CPU速度和内存以及主板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想了解一批CPU的性能,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综合的测试软件

CPU全称是什么?

中央处理器的结构,CPU是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CPU即中央处理单元,是英文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缩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它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与输出的控制。

在向大家介绍CPU详细的情形之前,务必要让大家弄清楚到底CPU是什么?它到底有那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呢?

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ProcessingUnit,我们翻译成中文也就是中央处理器。CPU从雏形出现到发壮大的今天,由于制造技术的越来越现今,在其中所集成的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多,上万个,甚至是上百万个微型的晶体管构成了CPU的内部结构。那么这上百万个晶体管是如何工作的呢?看上去似乎很深奥,其实只要归纳起来稍加分析就会一目了然的,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而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经过物资分配部门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生产出成品后,再存储在仓库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CPU作为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如往日的286、386、486,到今日的奔腾、奔腾二、K6等等,CPU的性能大致上也就反映出了它所配置的那部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些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第一、主频,倍频,外频。经常听别人说:“这个CPU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其实这个泛指的频率是指CPU的主频,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英文全称:CPUClockSpeed,简单地说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面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当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CPU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主频=外频x倍频。

第二:内存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Memory-BusSpeed。CPU处理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学过一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朋友们都会清楚,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一般我们放在外存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CPU进行处理的。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枣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便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第三、扩展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Expansion-BusSpeed。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

第四:工作电压,英文全称是:SupplyVoltage。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会有额定的电压,CPU当然也不例外了,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那是因为当时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于CPU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

第五: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16位的微机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对于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MB的物理空间。而今天能够用上1GB内存的人还没有多少个呢。

第六: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第七: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相信接触过386的朋友都知道主板上可以另外加一个外置协处理器,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浮点运算的功能。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第八:超标量。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第九: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容量越大,性能也相对会提高不少,所以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第十:采用回写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采用写通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第十一:动态处理。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动态处理包括了枣1、多路分流预测:通过几个分支对程序流向进行预测,采用多路分流预测算法后,处理器便可参与指令流向的跳转。它预测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位置的精确度可以达到惊人的90%以上。这是因为处理器在取指令时,还会在程序中寻找未来要执行的指令。这个技术可加速向处理器传送任务。2、数据流量分析:抛开原程序的顺序,分析并重排指令,优化执行顺序:处理器读取经过解码的软件指令,判断该指令能否处理或是否需与其它指令一道处理。然后,处理器再决定如何优化执行顺序以便高效地处理和执行指令。3、猜测执行:通过提前判读并执行有可能需要的程序指令的方式提高执行速度: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采用的是“猜测执行的方法。这样可使奔腾II处理器超级处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软件性能。被处理的软件指令是建立在猜测分支基础之上,因此结果也就作为“预测结果保留起来。一旦其最终状态能被确定,指令便可返回到其正常顺序并保持永久的机器状态。

经过了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对CPU已经有一个简单的概念和少许了解了,你一定想知道,一块CPU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参考资料:

求CPU单位换算表

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称之为位

存储器中所包含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8个二进制位称为1个字节,此外还有KB、MB、GB、T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CPU中说的K,M,G说的是赫兹不是字节如你说的KB

CPU的频率转换是1G=1000M=1000*1000K你好!

拜托,楼主要的是CPU的单位。CPU最基本的单位是Hz,也就是频率的单位,赫兹。由于CPU的频率很高,所以基本上都是MHz,GHz为单位,M代表百万,G代表十亿。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二、得到cpu占用时间如何换算成cpu占用率

方法1:使用CPU的处理能力基准计算实时CPU占用率

具体描述:

(1)在RTOS系统启动前,使用Tick中断测试CPU的处理能力基准 CPUPerformanceBase;

(2)在系统进入运行后,使用空闲任务执行与测试CPU处理能力基准完全相同的算法,得到RTCPUPerformance.

(3)周期地计算CPU占用率,并清除RTCPUPerformance的值,一般每秒钟计算一次:

RealTime CPU Load= 1-(RTCPUPerformance/CPUPerformanceBase)* 100%

优点:

(1)实现简单

(2)所得到的CPU占用率非常准确,误差只取决于CPUPerformanceBase的测试结果和整除时的余数,通常误差小于1%

(3)不占用硬件资源

缺点:

(1) CPU必须一直全速运行,不能修改CPU主频,也不能使CPU进入掉电保护模式

(2)不能得到系统中每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

(3)必须有一个空闲任务才能计算

评价:

这个算法只适用于工控,电信等对不需要使CPU进入掉电保护模式的领域.

方法2:在Tick中断中对RTOS中的任务进行采样

具体描述:

(1)系统进入运行后,每次Tick中断发生时,采样一下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如果CPU处于HALT态,累加haltTimes

(2)周期性地计算CPU占用率,一般每秒钟计算一次,并清除haltTimes:(tickIntFrequance表示Tick中断的发生频率)

RealTime CPU Load= haltTimes/ tickIntFrequance

某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一个周期内该任务被采样到的次数/ tickIntFrequance* 100%

优点:

(1)实现简单

(2)支持CPU掉电模式

(3)可以大致得到每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

缺点:

(1)误差取决于Tick的频率和OS中每个任务的运行时长,因此误差非常大

评价:

这个算法适用于对CPU占用率精度要求不高的消息电子产品.

方法3:精确计算每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

具体描述:

(1)除Tick中断外,另开一个比Tick中断频率快若干倍的周期中断(就叫AUXTimer中断吧),这个中断只对一个计数器执行一次累加.

(2)在OS每次执行任务切换时读取该计数器的值(AUXTimer),并保存到TCB中,比如,从任务Task1切换到任务Task2,算法如下:

Task1,换出动作:

task1的结束运行时间= AUXTimer的当前值

task1的总运行时间= task1的总运行时间+ task1的结束运行时间- task1的开始运行时间

Task2,换入动作:

task2的开始运行时间= AUXTimer的当前值

(以上算法中没有考虑数字回绕,在工程实现时应当考虑,发生回绕后任务的结束运行时间小于任务的开始运行时间.

(3)周期性地计算CPU占用率,一般每秒钟计算一次,并清除每个任务的总运行时间,下面的公式中,一个周期内的总时间等于AUXTimer周期除以Tick周期得到的倍数:

某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一个周期内该任务的总运行时间/一个周期内的总时间

RealTime CPU Load=所有任务的CPU占用率之和

对这个方法进行简单改进,就可以实现对CPU占用率进行实时测量,看官自己动动脑筋吧.

优点:

(1)误差取决于AUXTimer中断的频率,可以非常精确地得到每个任务对CPU占用率的贡献

缺点:

(1)复杂,加大了任务切换时的开销

(2)和前两种算法相比,这个算法要多占用一个硬件资源

三、CPU换算的问题

现在的754针脚的闪龙64 2500+,实际频率1.4GHz。以前的2500+所对应的频率与这个不同。由于CPU设计的不同,

AMD以前和现在采用的换算方法不同。

AMD现在用的这种表示方法是对应INTEL的某种频率的CPU。这个数值是PR值,也就是能达到对应的某种频率的INTEL的CPU的运算能力。

2500+就表示和INTEL 2.5GHz频率的CPU具有同样的性能。

3000+就表示和3.0GHz的INTEL CPU具有同样的运算能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